作为一枚扎根出租屋的数码爱好者,我的飞牛 NAS 曾长期处于 “半闲置” 状态 —— 不是不想用,而是远程访问的门槛实在太高。二房东手里转来转去的网络,连居住证都办不下来,更别提向运营商申请公网 IP 了。直到本周四 fnOS 0.9.27 版本推送,那个标注着 “FN Connect 支持访问第三方应用和 Docker” 的更新项,终于让我的 NAS 彻底 “活” 了过来。

那些年踩过的远程访问坑

在 0.9.27 版本之前,远程用 Docker 和第三方应用简直是 “渡劫”。最开始只能依赖 NAS 自带的内置浏览器,加载速度慢到让人怀疑人生,点一下宝塔面板的 “文件管理”,转圈能转半分钟,应急改个配置还行,真想做点正经事,耐心早就磨没了。

后来飞牛官方出了 “FN Connect 小助手” 浏览器拓展,当时简直像看到了救星。不用公网 IP,安装拓展后就能直接连 NAS 里的应用,确实比内置浏览器流畅太多。但用久了新问题又冒了出来:它本质是通过拓展 “桥接” 访问,并不会生成独立 URL。比如我打开宝塔看日志,再想切到 Jellyfin 管理影片,新页面直接把宝塔顶掉,回头想再看日志还得重新加载,偶尔还会因为缓存错乱报错,用着总觉得 “隔了一层”。

0.9.27 版本:真正的 “无痛访问” 来了

这次 0.9.27 版本的更新,才算把远程访问的 “窗户” 彻底推开。更新完成后,我第一件事就是点开 NAS 里的第三方应用列表,原来的 “打开” 按钮旁边多了个 “生成链接” 选项,点一下就弹出个专属 URL,格式大概是 “https://docker-baota.xxxxxx.5ddd.com/home”,后面的 “xxxxxx.5ddd.com” 是我 NAS 的默认访问域名,前面的前缀会根据应用自动变化,宝塔是 “docker-baota”,Jellyfin 就是 “docker-jellyfin”。

我试着把宝塔的链接存到浏览器书签,关掉 NAS 主机后直接访问 —— 居然秒进!没有加载延迟,操作跟在本地局域网里一模一样,之前必须开着 NAS、挂着拓展的麻烦彻底没了。这几天用下来,虽然受限于家庭宽带的上行带宽,传大文件会慢一点,但日常管理宝塔、检查 Docker 容器状态、改改影视库分类,完全够用。最惊喜的是多应用切换终于自由了,开着宝塔日志、Jellyfin 后台、Portainer 管理界面,三个标签页互不干扰,这才是真正的 “远程办公” 体验。

欢喜之外的小遗憾

不过功能升级也给我的老 NAS 带来了新压力。我的机器用的是 J1900 处理器,之前装几个常用应用还能应付,这次借着更新又加了个 NextCloud,安装过程中 CPU 占用率直接飙到 95%,风扇嗡嗡转得特别明显,明显感觉到硬件有点 “力不从心”。

比性能瓶颈更让我纠结的是系统盘限制。我给 NAS 装了块 256G 的固态当系统盘,结果系统只占了不到 50G,剩下的空间全被 “锁定”,不能装应用也不能给 Docker 用。现在只能把 Docker 挂载到机械盘上,导致机械盘 24 小时转个不停 —— 我有时候出差一周都不开 NAS,硬盘还在空转,既费电又伤寿命。要是能解除这个限制,把 Docker 移到固态里,不仅运行速度能提一截,机械盘也能按时休眠,简直完美。

NAS 终于不 “吃灰” 了

从卡顿的内置浏览器,到别扭的拓展工具,再到如今顺畅的独立链接,飞牛 NAS 的远程体验算是完成了 “三级跳”。0.9.27 版本这波更新,精准踩中了租房党、无公网 IP 用户的核心需求,让 NAS 从 “偶尔用用” 的玩具,变成了 “每天都离不开” 的工具。

虽然 J1900 的性能和系统盘的限制还让人有点意难平,但这次更新已经足够让人惊喜。希望飞牛团队能听到用户的声音,后续版本里解决存储限制的问题,到时候就算换个性能强点的 CPU,这台 NAS 还能再战好几年。

如果你也是无公网 IP 的 NAS 用户,真心建议试试这个版本,说不定能让你落灰的设备重获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