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巡视组撕开的口子:山东医疗的水到底有多深?
2025年7月的齐鲁大地,一场暴雨刚过,中央第九巡视组的脚步声比雷声更让人心惊。进驻山东不足两周,那个执掌医疗系统权杖12年的“白衣女王”袭燕,终究主动投案。她的名字曾是山东医疗界的金字招牌——33岁成千佛山医院最年轻副院长,48岁掌舵全省卫健系统,医学博士头衔与“亲自拍板省级药品采购目录十年”的传闻交织,让“想进山东市场先过袭主任的眼”成了医药圈的潜规则。然而,光环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腐败。当普通患者为一支抗癌药多掏100元溢价而卖牛、打工时,某医院的26亿扩建预算正从她笔下流出;当基层医生熬到白头难提处级,47名她的老同事已踩着捷径登上高位。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曾撕开一道裂缝——作为时任卫计委主任,她仅受“劝诫处理”便安然过关,甚至此后加官进爵,兼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。那些在疾控中心门口抱着孩子哭诉的家长不会想到,本应护佑生命的防线,早已被权力蛀空。
巡视组的灯光下,掩盖十年的问号浮出水面:采购目录为何十年不变? 省级药品采购目录由袭燕“亲自拍板”,医药企业想进山东市场必先“过她的眼”。一支抗癌药的溢价背后,是无数家庭在挂号窗口前攥皱的纸币。
26亿扩建款藏了多少利益?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巨额资金流动,而权力寻租的温床悄然滋生。某医院扩建预算的批复,与药企回扣链条暗中交织。
47张晋升名单挡了多少实干者? 袭燕任内,47名千佛山医院老同事获火箭提拔,而基层医生晋升通道却被“关系户”堵塞。 更讽刺的是,投案前一个月,袭燕还以“省医学会会长”身份在论坛上高呼“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”。这种“退而不休”的权力延期,正是腐败的延续——学会、协会成了利益输送的白手套。 医疗腐败的代价,最终由患者和医护共担。一支回扣比例高达25%的药品(如浙江某案例),意味着患者多付的血汗钱流进了贪腐者的口袋。而普通医生被迫背负“高价药”的骂名,职业尊严被蛀蚀。当病历本遇上官员的批示件,当救命钱变成“敲门砖”,公平就成了诊室里最奢侈的处方药。
风暴之下,医护的期待何在?
此次反腐不同以往。中央巡视组紧盯“一把手”,全链条打击医药采购、设备审批、学会利益输送。袭燕的投案,是手术刀划向病灶的第一刀。医护群体呼吁的,从来不是“运动式反腐”,而是制度性变革:
斩断回扣链条:推动医药分离、采购透明化,让药品回归治病本源而非利益工具;
打破晋升垄断:让技术精湛的医生无需“找关系”,终结47人特权名单的荒唐;
监管退而不休:严控退休官员在学会、协会的“权力延期”,堵住利益输送暗门。 济南千佛山下,医院的挂号长龙依旧蜿蜒。但今天(2025年7月30日),排队的人们眼中多了一丝光亮——当巡视组的听诊器悬在医疗系统头顶,当普通患者不再为“买药贵”发愁,当医生的处方权不再被回扣绑架,这场风暴才算真正治愈了人心的顽疾。
医疗的天平,终将因正义而重新平衡。